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成果
今年以来,初步形成了统一管理、分级授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完成了企业云、数据中心、统一企业专网、统一云视频会议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主要业务领域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全面建设应用财务共享平台、成本管理、安全隐患排查等系统,使用股份公司集中采购电商平台,并独立开发人力资源系统、周转材料管理系统,初步解决了生产调度、现场管控、集中采购等问题,取得阶段性应用效果。大力开展BIM技术推广应用,培养一、二级建模师170余人,取得国家级、省级等BIM技术成果19项。积极推广应用安全培训教育多媒体工具箱、云平台,高效运用现场违章行为识别报警系统、作业人员定位系统、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塔吊吊钩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安全帽等信息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全面把握“信息化”建设重点
1.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信息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适用意识,提升员工信息化获得感和企业信息化竞争力。
2.加强管理软件开发,建立覆盖各业务全面工作的信息化体系,解决公司与项目部之间信息传递滞后、数据失真,充分实现公司和项目信息互联互通。
3.研发大数据填报系统,涵盖经营开发、施工生产、成本管理等多个业务系统,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
4.积极探索BIM、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之路,重点推广生产调度指挥、现场农民工实名制、现场施工监控、项目成本监控、机械设备监控等信息化系统,提升对项目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管控质量和效率。
三、聚力推进“信息化”具体任务
聚焦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专项工作组对全公司信息化建设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结合企业的基本运行结构,制定出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适应性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和应用方案,持续推进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
聚焦管理职能调整。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公司将成立技术中心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科技分公司在技术中心领导下,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共同推进。
聚焦系统管理软件开发。企业自己量身定制的软件更能契合工作需求,公司目前正在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周转材料、机械设备、办公机具、公务用车管理软件,软件投入后能够有效避免逐级面签繁琐、资料报送不及时、后台人工审核容易出错等问题。根据业务管理需要,还要开发新的管理软件。信息科技分公司统筹负责软件开发的协调工作,通过有计划的实施,实现各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数据交互,充分共享信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系统维护成本,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
聚焦现场监控。生产调度指挥、现场农民工实名制、现场施工监控、项目成本监控、机械设备监控等信息化系统,都是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对于还未引进的现场农民工实名制等系统要尽快引进,房建、市政等项目要全面推广,通过系统掌握工人工资发放真实情况,防止包工头雇人闹访恶意讨薪等维稳问题。对于已经在用的现场施工监控、机械设备监系统,要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切实解决项目层级应用力度不足、数据失真、管控作用未体现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