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三亚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农业设施工程全部完成,标志着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主体建成,来自世界各地的21种、40000多份野生稻种将汇聚至此,在最好的“天然温室”保存环境下繁衍生息。
据了解,野生稻是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基因资源。我国现有的野生稻保存设施都位于亚热带或温带地区,无法满足热带野生稻保护的需求。三亚具有优越的光热资源,满足全球所有野生稻种的生长繁殖条件。同时,借助海南自贸港相关政策,有望实现国内外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便捷共享利用。
集团公司承建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项目位于三亚崖州区,占地168.21亩,包括159.63亩保存圃和8.58亩农业设施的野生稻异位保存圃。该项目分为农业田间工程和农业设施工程两部分,具体施工内容包括资源圃工程、场地整平工程、道路工程、灌溉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和5栋单体建筑。
为确保资源圃保质保量保工期的交付使用,集团公司抽调有类似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加大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投入,邀请国家野生植物保护首席技术专家多次到现场指导,共同优化每个板块工程施工方案。他们借鉴海棠湾水稻公园建设经验,并结合公路和铁路路基施工方法,用优质改良黏土筑造田埂,保证了2米间隔的田埂密实度;优化田间耕作层施工方案,用可拆卸的玻璃钢格栅作为垫层,既避免破坏基本农田耕作层,又满足业主的科研使用要求。
通过科学组织、周密部署、合理优化,确保了各项施工按期优质高效推进。2022年6月30日,项目团队仅用60天、比计划提前3个月完成农业田间工程;2023年4月20日,农业设施工程中的3个单栋建筑顺利完成。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科技部领导曾先后到项目调研,海南省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多次到项目视察,充分肯定中铁十六局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据悉,该资源圃建成后,将成为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全球动植物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重要科研平台,不仅可以安全保存我国已有的野生稻资源,保存能力达40000份,年鉴定评价1000份以上,年共享利用3000人次以上,也可以满足今后30年野生稻资源的保存和促进水稻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
王红伟与池州市委常委、贵池区委书记马胜利一行举行工作座谈
6月10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红伟在集团总部与到访的池州市委常委、贵池区委书记马胜利一行举行工作座谈。双方就
2023-06-1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