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中铁二十二局一公司强基固本、统筹谋划,积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为企业高质量品质发展注入“新”活力。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积极统筹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务,依托科技创新,孵化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0年11月12日,由中铁二十二局一公司承建的重点工程——哈尔滨市哈西大桥顺利合龙。大桥跨越48条铁路既有线和1条市政主干道,是我国跨越铁路既有线路最多的转体斜拉桥。施工上,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桥梁施工对铁路运营的影响,主桥采取与既有线平行现浇主塔、主梁,再进行90度左右转体,在铁路上空合龙的施工方案。大桥单侧主塔和连续梁重29000吨,合计5.8万吨,为我国高纬度高寒地区最重转体斜拉桥,同时,主塔两侧连续梁悬臂重量差1350吨,为国内之最。据悉,该项目针对球铰精确安装、主塔液压爬模、钢横梁整体提升滑移、极不平衡重转体等技术难题,先后运用新技术、新工艺15项,研发的《一种免称重免配重极不对称梁水平转体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球铰定位安装系统及其应用方法》《一种无损伤快速安拆临时锚固装置》三项技术申报国家专利。
在牡佳高铁建设中,作为主要施工单位之一,中铁二十二局一公司又相继攻克了防冻胀、防雪害、冬季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过硬的工程质量离不开科技创新。一直以来,中铁二十二局一公司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修订了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大力推动两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公司总工程师牵头的专家组、项目总工程师带头的攻关小组,围绕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内容覆盖工程管理、成本管控等不同领域,公司顺利通过黑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三年来,中铁二十二局一公司不断加快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在铁路、公路、市政、房建等领域打造多个标杆试点项目。其中,在建的杭州市富阳区秦望通道工程QWI标、三清高速公路TJ4标、七里河体育场、杭温铁路站前工程四标、哈西铁路配套住宅等重点工程项目,均以端网云为技术支撑,大平台,小前端,轻量化,移动化,实现信息系统与管理的高度融合,运用系统推动管理,改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品质。
据了解,智慧工地应用模块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环境管理系统、物料系统等五大模块。该公司参建的昆楚高速公路在隧道施工五大系统方面博取众家之长,实现隧道施工全方位监控,带动了三清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杭温、牡佳等一批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铁路工程诸多管理与竣工资料归集等问题。
作为国内在建最北端高速铁路——哈(尔滨)伊(春)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伊铁路先行工程项目混凝土拌合实现工厂化管理;成立了专门的预制构件厂,实现半自动化机械作业施工。此外,项目总结出的《高寒高纬度冻土段钻孔桩超长双层护筒结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为冻土地段钻孔桩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革浪潮中,中铁二十二局一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把握发展机遇,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该公司正加速向生态环保、新型基础设施、新产业建筑等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产业挺进,并按照“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三条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进一步筛选适合公司特点的项目,加强水利水电、河道治理、风电、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项目跟踪,在装配式建筑、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多项喜人成果。通过战略合作,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康平农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产业园、乡村振兴产业园等项目。
此外,继高质量完成查干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及查干湖植被修复建设工程后,该公司又将国家“十四五”期间150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吉林省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项目收入囊中。目前,新兴产业已成为中铁二十二局一公司转型升级拓展市场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