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武高速公路东起福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尾镇大径社区南港大道路口,西至龙岩市武平县东留镇狐狸峡。此次开通运行的南靖段路线全长50.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全线共设南靖东、南靖、南坑、南靖土楼(书洋)4个收费站及南靖土楼服务区1处。
中铁十二局担负施工的管段线路全长8.8公里,隧道总长3.46公里,桥梁总长3.79公里。此管段存在长隧、大桥多且集中,桥隧相连等情况,桥隧比达到82.5%。同时,管段中的甘芳特大桥和天岭隧道是整条漳武高速公路建设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而线路穿越地带山高坡陡,作为项目“生命通道”的施工便道打通成为第一难题。
由于天岭隧道洞口施工作业面所处位置为山区地貌,洞口位于半山腰,左洞洞口距边坡仅1米,右洞距边坡仅9米,山体陡峭,进洞困难,隧区多处不良地质,且存在下穿船场溪及引水隧洞,施工难度大,被称为无道路、无场地、无施工进洞条件的“三无”之地。
进场初期,技术人员以徒步进山、肩挑驮运等方式拓荒入场,材料运输靠装载机在后面推,挖掘机在前面拉,小拖拉机一方方运,最终化解大坡度、急转弯、长距离等人机物料运输困难。这也为后期施工创造的单洞开挖月进尺约300米全线最高纪录,以及隧道顺利通过风险段落并如期贯通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个多月修建,便道开通到天岭隧道口。”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黄志刚介绍,修建便道时采购最多的物品就是雨鞋和手套,现场人员每天爬高涉险、砍竹探路,技术员脚上的一个个水泡、一双双磨坏的雨鞋是他们工作进展最好的印证。如今整个主便道都已经完成混凝土硬化,随着彰武高速开通运营,便道将交予地方使用。
位于漳州市南靖县的南靖土楼以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确保不破坏这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保质保量完成高速公路建设任务,是每一位参建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坐落于船场镇的甘芳特大桥正位于南靖土楼遗存的聚集区,与凤翔楼、天兴楼和大坪楼三大南靖土楼毗邻。甘芳特大桥全长1620.5米,全桥共有两处连续刚构,最大跨度160米,最高墩高89.96米。桥址地区属低山—剥蚀丘陵间沟谷地貌,最大高程约为430米,区域内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冲刷作用较强,大桥设计和建设均将桥基、桥墩防护作为重点内容。
加之大桥位于山区林地,且与世界文化遗产相邻而建,建设者通过加强无尘无土出场和厂区降尘降噪,以及绿地占用最小化和即时复垦等绿色环保举措,实现了施工生产与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保护的和谐统一。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提前规划,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全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利用收储用地、投入先进设备,利用废弃道路、建设防护设施、做好边坡防护绿化等一系列举措,做到缩减占用基本农田、达到污水零排放要求等,充分发挥了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在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导向引领作用,全力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漳武高速南靖段项目是福建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是串联南靖县和龙岩市永定区的快速便捷通道,也是两县区13个乡镇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漳武高速全线通车有利于完善福建省高速公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是打通漳州招银港区物流集疏运通往闽西赣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对加快福建土楼等旅游资源利用及漳州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