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促生产
砥砺奋进筑精品
四航建设者
凝心聚力、再创佳绩
落地一批批重点项目
迎来一个个重大节点
近期
多个项目迎来新进展
马达加斯加5A国道项目顺利通过初验
45000DWT半潜船顺利完成主船体合拢下排
东帝汶帝巴湾新集装箱码头正式开港运营
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正式竣工
南充钢构项目首节钢柱顺利吊装
近日,马达加斯加5A国道改造项目顺利获得业主签发的初验证书,项目进入维护保养阶段。该项目位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连接北部城市安比卢贝与东部海港城市武希马里纳,全长约152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显著加强马达加斯加北部东西海岸交通经济往来,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对进一步完善马达加斯加国家干线公路路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一公司)
近日,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45000DWT半潜船完成主船体水下部分的合拢焊接后,从船台顺利下排并拖航至航通船厂完成后续主船体涂装及塔楼安装工作。该船长164米,型宽65米,型深10.2米,本次下排拖航主要由三艘全回转拖轮配合,两艘警戒船护航。下排前,监造人员对半潜驳船体各部位进行检查,保障驳船顺利下排。建设期间,监造人员严格把关检查焊接质量和涂装质量,保障驳船底板施工及涂层、膜层厚度等达到技术指标规定要求。45000DWT半潜驳船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国沿海乃至出海口水域大型构件运载装备的性能,并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二公司、航通公司)
近日,东帝汶首个现代化国际集装箱码头——帝巴湾新集装箱码头正式开港运营。该项目是东帝汶重要的基建项目之一,位于东帝汶首都帝力以西11公里的天然良湾帝巴湾,码头总长630米,水深16米,配套27公顷的集装箱堆场及附属设施,未来的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00万个集装箱。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需对码头沿岸海底施打高桩进行加固,因码头位于高地震烈度区域,采用碎石桩施工进行地基加固及抗液化处理。此外,四航局技术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自主研发国内首艘碎石桩打桩“粤工驳56”号,巧妙解决了施工难题,提高了两倍施工功效。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年装卸能力可达到35万标准箱,将成为当地首座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大大减少东帝汶国际物流交易成本,成为推动东帝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改善东帝汶贸易环境、促进东帝汶经济多元化发展,加强东帝汶同亚洲地区及南太平洋岛国海上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二公司)
近日,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完成了全部工程的交工验收工作,标志着该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一期规划建设两个集装箱泊位,主码头泊位总长680米,水深16.5米,是目前尼日利亚唯一一个现代化深水港。自开工以来,项目建设团队先后克服疫情肆虐、国际物流紊乱、主材价格起伏、汇率动荡等多重不利因素,研发了“护筒+定位架”双定位装置等多项创新发明专利,为建设复杂地质下的管板组合桩码头结构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采用扁平化+模块化管理模式,面向国内国外供应商的“双包件”采购机制,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优势推进“大属地化政策”等举措,使项目部面对国内外“人、金、物”艰难形势时仍能有效控制成本,为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该项目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境外经贸合作项目,被中尼两国寄予厚望,建成后将更进一步提升尼日利亚的海运能力,提振该国经济,扩大尼日利亚在中西非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将进一步稳固四航局在尼日利亚水工市场的现有地位,对四航局扎根尼日利亚市场,开拓以尼日利亚为中心的中西非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三公司)
近日,南充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钢结构工程项目顺利完成首节钢柱的吊装,为工程后续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充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通过变形缝将整个建筑划为4个独立结构单元,从西向东分别为A、B、C、D四个结构单元。本次安装位于B结构单元,钢柱高度为3.8米,重量为7.6吨。在钢柱吊装过程中,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多次进行优化,从基础复核、材料进场、吊装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方面严格管控,层层落实,保障了首节钢柱的顺利吊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0.45万平方米,包含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钢结构工程总用钢量约6000吨,主体钢结构分为钢柱、钢梁,其中钢柱分别有箱型柱、十字形钢柱、圆管柱及H型钢柱,钢梁为H型钢梁和方管梁。本项目致力于打造集会议、会展、商业、商务于一体的地标性综合建筑体,建成后将成为南充最具国际化水准、现代化功能的城市会客厅,将有力推动南充会展新城片区高质量发展,为南充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提供要素支撑。(航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