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由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住建部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北京市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指导,中铁十一局等单位主办,以“大直径、智能化设计、制造、施工”为主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北京盾构工程协会创始人杨兴富,八一勋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中国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研究领域领军人物朱合华院士,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小泉•淳等众多业内顶级大咖及专业学者云集,探讨绿色盾构、智慧盾构,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活动上,重装公司装备制造中心经理史兵兵获评全国“盾构工匠”荣誉称号。
魏加志表示,中铁十一局作为中国盾构事业的深度参与者、发展见证者,坚持“专业为本、创新致胜、价值共创”的产业发展理念,做好市场开发、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内控管理和品牌建设“五篇文章”,盾构板块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下一步,中铁十一局将持续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力度,与业内各单位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实现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准入标准、装备制造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协同建设,推进中国盾构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论坛研讨环节,城轨公司针对地下空间受限,盾构近距离下穿容易引起既有线沉降、变形等结构安全问题,作了题为《复杂地质盾构下穿营运线微沉降控制技术》的汇报,为行业技术进步提出了“十一局方案”。“管棚加固+短筒建压”双控技术、“五步注浆法”小净距长距离连续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既有隧道实时监测与盾构施工参数的智能互馈体系、基于微扰动控制理念的超前加固和气压辅助掘进技术等核心技术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拍照打卡。
据悉,中铁十一局在20年盾构专业化发展中,潜心专业,形成了由30余项核心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其中以“盾构下穿营运线微沉降控制技术”为代表的8项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都6号线9标、苏州5号线6标、成都17号线5工区等多项下穿既有运营线工程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效果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近年来,中铁十一局瞄准“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发展的新趋势,以盾构施工为主,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城市轨道业务已经覆盖到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内外49个城市,施工从常规盾构拓展到大盾构、TBM等全领域,累计盾构施工掘进近700公里,自主研发了智慧盾构系统,建立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盾构再制造基地,成功探索了农民工向高素质、专业化的自有产业工人队伍转化的路径,参建了目前世界最长、直径最大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高铁隧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打造了城市轨道交通投融建营“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