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特大桥是绵苍巴高速公路施工组织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安全风险最高的几大控制性工程之一。其主跨为200米的连续刚构梁,为国内在建项目最大跨度。”项目总工程师表示。
大桥桥址位于广元市苍溪县亭子口,上游为水电站库区,常年水深10米,受汛期大坝泄洪影响,洪水期水深可达19米,水流速度高达10米每秒,在全国建桥史上极其罕见,属典型的深水、高墩、超大跨度桥梁结构。由于水位变化频繁,施工受水位落差影响,需要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加之雨季时间长,有效工期短等因素,基础施工难度大,施工组织困难。
经过建设者的不断摸索论证,“嘉陵江特大桥电站下游深水急流状态下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工法”由此应运而生,通过在施工中采用锁扣钢围堰方法进行水中围堰施工,有效降低了急流状态下水中作业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保障了质量、安全、进度,大大缩短了工期。该工法也获得2021年度四川省工程建设工法。同时,基于嘉陵江特大桥“大跨深水施工”的科研课题研究发表论文3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形成工法2项,科技创新成果为嘉陵江特大桥建设不断“加码”。
为确保大桥顺利合龙,建设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分解任务目标,调派经验丰富的大跨连续刚构施工管理人员,从资源要素调配、安全风险防控、技术质量保证等方面加强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控。特别是针对左、右幅合龙风险控制因素较多的实际,“量身定制”专项施工方案,邀请专家专题评审论证,反复模拟实践方案,压实关键工序责任,化解安全矛盾风险,破解技术精度难题,确保合龙环节万无一失。
全体参建人员战疫情、斗高温,积极开展“‘七比四创’保进度”“抗疫情,保增长”“决战四季度,大干100天”等劳动竞赛活动,抢晴天、战雨天,昼夜不间断施工,使各节段施工周期平均缩短3-4天,最终连续刚构左幅提前69天、右幅提前75天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大桥合龙之后,我们将加快进行桥面系施工,确保全线按期通车。”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成绵苍巴高速公路是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川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网的重要干线。该线路广元境内全长110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每小时,路面宽度25.5米,建设期三年,概算总投资169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新的出川、入陕、进京的大通道,对加强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联系,完善我国西北、西南地区高速路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