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ent="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visibility: visible;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和 对外交流的窗口 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发展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港口物流配套工程则是 提升港区配套服务能力 加快港外集疏运体系运转的关键一环
近期,由中建二局承建的 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一期2标项目 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作为中国首例集拖车立体停车库和综合服务 为一体的交通综合体 将为全世界目前集装箱吞吐量最大 的单一港区——盐田港 提供物流运输配套服务 一起来看看TA的建设进展吧~
作为中国首例立交上盖货运交通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提供2000个拖车车位、493个小型停车车位、960套宿舍、13400平方米办公场地,能够有效解决盐田港,后方陆域面积狭小,交通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性问题,提升物流运输作业效率和城市配套设施环境品质,构建高效便捷的疏港交通体系,助力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建设,打造全球解决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深圳样板”。
动态总平 小空间里的大作为
项目位于梧桐山半山腰,可利用场地资源极其有限,然而建设的2栋拖车楼主体结构梁板尺寸大,跨度长,这两个问题叠加,现场施工场地非常狭小,给施工总平面布置大大提升了难度。”项目指挥长李永杰刚接手项目就遇到了棘手的难题。
既然空间有限,项目团队就“盘活”有限的“小空间”,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技术团队还组织专家开展讨论会,并利用BIM模型辅助图纸会审,在施工过程中实时动态调整总平面布置,“见缝插针”规划使用场地。
“移动”的钢筋加工厂是项目“动态总平”的举措之一,在结构初始施工时,项目选取两个结构后做区作为钢筋加工场,待结构施工至3层时,将场内道路进行调整后,再将加工场调整至原道路区域,钢筋加工场布置的动态调整,解决了现场主体结构流水施工无法连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项目利用结构板下的空间,用作场内施工道路,并同步将可用叉车转运的材料调整至结构板下,与场地西侧道路形成环路,不仅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更提高了施工作业区外围面积,将施工场地面积由小变大。
优化工序 小工区里的“高效经”
项目是为解决盐田港域大型拖车停车难的问题而设计建造。为了满足大型拖车顺利通行、转弯及停车的需求,项目设计结构最大跨度19米,梁间距最大不超过3米,且均为高支模梁,梁板钢筋含量达到128千克每平方米,项目单层面积大,设计体量巨大,怎么办?
项目总工黄辉辉提出,必须优化工序,在有限资源内最大化利用所有资源,在主体结构水平施工方向,进行分区流水作业,根据施工工况进行详细推演,将单层3万平米的结构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共计20个结构分区,又将20个结构分区分为6个流水作业区段,进行流水作业。
这一方式确保项目在有限的资源下,不同的工种工序得到了合理运用,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不仅如此,项目根据流水作业推演结果确定了各塔吊之间的动态顶升关系,确保结构施工不会因为塔吊顶升问题而造成延误。
水平方向有了高效的解决办法,项目团队又集思广益,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在垂直方向进行穿插施工,合理编排土建和机电装修工序,项目8层结构封顶时,底层地坪施工已经开始,油漆腻子及精装修作业进入了3层,砌筑抹灰作业进入到5层,机电安装进入至6层,有效提高建造交付效率。
在全长215.814米,净高5.8米、宽9.65米的匝道1隧道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发挥本单位承建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的优势,借鉴地铁项目明挖隧道施工经验,采用长臂挖机结合小挖机侧边出土的方式进行开挖施工,还将隧道区域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结构施工,每个施工段采用跳仓法施工,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
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一期2标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总建筑面积26.135万平方米。建设包括市政道路西禾路工程、匝道工程、岩土工程、新建2号拖车停车楼、幕墙工程、周边区域室外工程、景观工程等相关配套设施。
动态总平 小空间里的大作为
“移动”的钢筋加工厂是项目“动态总平”的举措之一,在结构初始施工时,项目选取两个结构后做区作为钢筋加工场,待结构施工至3层时,将场内道路进行调整后,再将加工场调整至原道路区域,钢筋加工场布置的动态调整,解决了现场主体结构流水施工无法连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项目利用结构板下的空间,用作场内施工道路,并同步将可用叉车转运的材料调整至结构板下,与场地西侧道路形成环路,不仅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更提高了施工作业区外围面积,将施工场地面积由小变大。
优化工序 小工区里的“高效经”
项目是为解决盐田港域大型拖车停车难的问题而设计建造。为了满足大型拖车顺利通行、转弯及停车的需求,项目设计结构最大跨度19米,梁间距最大不超过3米,且均为高支模梁,梁板钢筋含量达到128千克每平方米,项目单层面积大,设计体量巨大,怎么办?
项目总工黄辉辉提出,必须优化工序,在有限资源内最大化利用所有资源,在主体结构水平施工方向,进行分区流水作业,根据施工工况进行详细推演,将单层3万平米的结构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共计20个结构分区,又将20个结构分区分为6个流水作业区段,进行流水作业。
这一方式确保项目在有限的资源下,不同的工种工序得到了合理运用,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不仅如此,项目根据流水作业推演结果确定了各塔吊之间的动态顶升关系,确保结构施工不会因为塔吊顶升问题而造成延误。
复合结构 拖车楼里的“综合题”
项目属于房建与市政工程结合项目,不仅有拖车楼,结构内还有大型机动车入楼坡道,结构外接Z1匝道和西禾路高架等施工内容。“干完这个项目,培育出的基本上是既有基础设施施工经验又有房建施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项目指挥长李永杰说道。
相较于普通轿车,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停放的拖车高度是普通小轿车的3倍以上,重量是普通轿车的10倍,车长将近18米。因此,停车楼相比普通房建项目,必须保障更高的层高,更大的承载量,项目设计的全高支模密梁结构,却给盘扣架的排杆带来极大难度。
面对这一难题,项目团队根据结构设计特点,选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作为结构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同时选用盘扣托梁式支撑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梁底支撑式盘扣支撑体系更加节约盘扣立杆使用量,提高盘扣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确保了全高支模密梁结构顺利施工。
新征程催人奋进
项目团队将继续鼓足干劲,优质履约
助力港口物流大动脉更畅通
推动盐田港成为更高水平国际航运枢纽
为深圳“双区”建设
和我国改革开放与外贸高质量发展
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