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飞鸟难觅
百里风区
黄沙漫卷,狂风咆哮,望而生畏
新疆将淖铁路,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哈密市,全长近430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是准东、三塘湖、淖毛湖等矿区建设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疆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及煤化工产品外运的重要线路。
二公局承建了将淖铁路哈密段正线、站线轨道铺设、铺砟整道、大机养护、单元焊及应力放散等轨道工程施工及淖毛湖站、淖毛湖西站、白石湖南站站场改建等工程。
将淖铁路轨道项目
在项目经理姜晓军的带领下
勇闯戈壁无人区
夏战高温酷暑
冬抗凛冽严寒
立志把将淖铁路
建设成为
高质量的精品之路
生态环保的绿色之路
促进新疆发展的经济之路
下面,跟小编一起
去感受将淖铁路建设的过程吧!
战气候
苦
戈壁滩的风是肆虐的
虽然一年只有一场
但是从春刮到冬
最强风力高达11级
即使面对面交流都要靠“吼”
你绝不会因为体重增加而烦恼
当狂风肆虐时
你会庆幸本身的自重
戈壁滩的沙是猖狂的
砂石、细沙
裹挟而来
让你成为“睁眼瞎”
不带面罩
一旦开口满嘴沙
戈壁滩的夏是炙烤的
温度高达45度
砂石被烘烤成70度
在“炎”值爆表的工地
即使早出早归
避开高温时段
但超强的紫外线
依旧把脸庞、皮肤灼的黝黑粗糙
嘴皮总是干裂的
藿香正气水、防晒物品
成为不可或缺的黄金搭档
攻难题
准
考虑到要满足270公里铺轨施工
需要48万余根轨枕
日均生产、运输轨枕2000余根
轨枕日产量与运输成为制约施工生产的关键
未雨绸缪,提前规划
项目由专人重点盯控轨枕生产、装卸、运输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优化装卸方案,提高进场效率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
项目实行全过程闭环式管理
成功攻克制约施工生产的关键因素
控过程
细
整个铺轨施工过程组织严密
严格卡控每个环节
各项工序紧密衔接、井然有序
道床摊铺、机械铺轨、人工铺轨、扣件安装
人工拨道、线路补碴、大机养护、钢轨焊接
应力放散、轨道精调
各项工序衔接紧凑
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实现了6个小时完成2公里的铺轨任务
提前完成7个车站的站线铺设
重优化
新
项目将长钢轨铺设方法由“换铺法”
优化为“单枕连续铺设法”
减少了工具轨、轨排厂建设及人员的投入成本
降低了施工组织难度和安全风险
填补了中交集团这一铺轨工艺的空白
总结肯尼亚蒙内、内马铁路施工经验
优化轨枕锚固线,推进机械化施工
降低人工安全风险,提高工效
优化物资供应方案
在铁路沿线附近设置道砟场
缩短了道砟运输距离
充分利用戈壁滩优势
就地取材
将戈壁料筛分、清理、配比后制作底砟
减少了底砟生产周期
优化轨道测量方法
摒弃传统的轨道测量方法
引进先进的有砟轨道惯导精测技术
利用轨道精确测量成果
指导大型养路机械实施数字化精捣作业
提高了测量精度
为后期轨道精调、线路精捣提供精准数据
强管理
安
强化安全管理
向信息化要安全
利用信息化系统管理行车调度
克服了协调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难题
实现了现场轨行设备综合监控
现场施工组织业务的信息化流转
降低了安全风险
强化现场管理
向精细化要效益
面对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
项目科学编制施工组织
避开大风、严寒季节
将关键线路上的每道工序安排在
4-10月黄金施工季节
将焊轨安排在10月底前完成
派驻管理人员深入现场
建立临时营地
实时掌控施工现场情况
根据工期安排和线下施工进展
及时细化施工计划
强化物资管理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提前做好物资储备
避免突发状况
防止供应不及时
在正式铺轨施工前就完成了80%扣件、道岔、钢轨等主要材料的进场储备工作
充足保障现场生产
强化设备管理
管、用、养、修齐发力
减少故障率、提高使用率
强化运输队员管理
125人的庞大运输队伍
制与规、情与理
“软”“硬”兼施
最大限度调动队伍积极性
二公局建设者们
用钢铁般的意志
众志成城的团结
科学精细的管理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能征善战的团队实力
仅用了143天
高质量完成了270公里轨道工程施工任务
谱写了一曲响彻茫茫戈壁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