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科技月 | 世界首制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研发投用纪实

2022-11-22 13:019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航局党委主动融入国家创新大局,围绕重大工程建设谋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着力建强沉管产业链。
 
 
 
今年“科技月”活动主题为“坚定创新自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学技术部、党委工作部联合策划推出“一航科技”背后的故事。本期推出《世界首制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研发投用纪实》。
 
10月21日,深中通道E22管节精准对接,标志着全线所有标准管节安装完成,距全线贯通仅剩“一步之遥”。经过2020年6月至今的实战检验,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出色实现了各项预期功能。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其沉管隧道长5035米,由32节双向8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相接而成,是目前全球最长、最宽的钢壳沉管隧道,从建设立项开始,就面临一个又一个亟需解决的世界难题。
 
 
 
时间回到2013年。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开始不久,一航局作为我国外海沉管隧道施工的首倡者和国家队,同步参与深中通道有关技术方案论证工作。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相比,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面临钢壳结构新形式、尺寸超宽、浮运距离超长、航道封航时间长等许多新难题,已有装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研发新的方案和装备,成为必由之路。
 
从“零”到“一”的跨越
 
为了攻克这一世界级施工难题,一航局迅速组建了涵盖设计、研究、装备、施工等专家和工程师的专题研发团队。
 
 
 
起初,研发团队提出把港珠澳大桥使用的“津安2”“津安3”安装船切开加宽,以匹配深中通道沉管的宽度。但“津安2”“津安3”无法自航,需拖轮在左右两侧拖带,已有航道宽度无法满足安装船和拖轮编队航行需求。若进一步拓宽航道,粗略估算,挖泥量将达4000万立方米,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难言优越。此后,研发团队又提出了新造自航式半潜船方案,拖带沉管并完成安装,但这一方案因造船周期长、作业风险大被搁置……
 
 
 
2016年,在一次专家讨论会上,研发团队成员提出把两艘安装船加宽连成一体,再给一体船装上“腿”,令其自带动力的设想。这个想法让大家眼前一亮,会议室的氛围变得热闹起来。在激烈的讨论中,一体船的研究方向逐渐清晰。此后经过三个月的深入细化,一体船的建设方案逐渐成型。
 
 
“相较于‘津安2’和‘津安3’,新的一体船体现了四个‘一体’。”一航局总技术顾问李一勇解释说,“首先,这是一艘具有航行能力的船舶,船体结构是一体的;其次,它集沉管浮运和沉放安装功能于一体;第三是动力一体,便于操作也更节能环保;第四是船舶和沉管是一体的,船和沉管通过刚性连接,组合为一个整体,体现了沉管浮运安装一体化施工工艺。”
 
 
 
一体船方案一经发布,就获得业主单位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称赞“这又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和跨越”。研发团队接续完成了船体结构的工艺方案,确定了各项工艺参数,相继联合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开展数模、物模试验,就一体船动力、航行及沉管沉放等关键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
 
 
“从2013年启动研发到2016年取得根本突破,再到2017年完成可行性论证,我们几乎把所有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了‘摸排’,这条从‘零’到‘一’的科技创新之路,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李一勇不禁感慨。
 
从“蓝图”到“实践”的探索
 
2018年7月,一体船正式进入建造阶段。这艘世界首制的“巨无霸”,主船体采用双体船船型设计,集沉管浮运、定位、沉放和安装等功能于一体,船长190.4米,船宽75米,型深14.7米,甲板面积与两个足球场相当。
 
 
 
“‘一航津安1’具备自航功能,配有2套9280千瓦主推进系统和8台大功率侧推,主机和侧推的尺寸和功率均创国内同等设备之最,可满足带标准沉管浮运下深水静水航速5节的要求,并具备DP动力定位功能,在带沉管工况下可抵抗1.6节横流。”一航局副总工程师李增军介绍。同时,一体船还具备航迹追踪及偏移纠偏功能,在设计、建造及施工管理系统方面均实现了自主研发,实现了外海沉管机械化、无人化、自动化浮运安装作业。相比传统管节浮运安装方式,可减少浮运航道疏浚量1500万立方米,节省造价数亿元。
 
 
2019年6月1日,一体船顺利出坞,标志着世界上安装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业最高效、性能最先进的海底隧道沉管施工专用船舶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并正式命名为“一航津安1”。出坞后,“一航津安1”按计划,历时一年,先后完成了管系、电缆及电气设备安装,并开展设备调试、系泊试验及航行试验等工作。
 
 
2020年6月16日,2万吨的“一航津安1”“抱着”8万吨重的沉管,在伶仃洋上徐徐启航,它将在海上航行近50公里,经历7次航道转换,才能到达深中通道安装海域,完成首次沉管安装作业。
 
 
当船航行到新建浮运航道中滩时,建设者们都打起了精神。“这里航道狭窄,水深较浅,稍有不慎,船就有搁浅风险。”李一勇回忆说。在经过最后一个转向区时,不明原因的横流陡增,一体船与航线的倾斜角度持续扩大,极易跨出航道搁浅。“开启无人驾驶模式!”船机总指挥沉着下达指令,启用自动驾驶模式,按照设定航线稳定航行。下午6点,伶仃洋上陆续亮起灯光。一体船顺利把首节沉管带到距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附近240米处,工作人员开始系泊作业。一体船再次开启全自动稳船功能,牢牢悬停在沉管基床正上方。控制室的新型测控系统,如行车记录仪般,显示着一体船及航道周边环境。
 
 
随着沉管一点点下放,测量塔实时计算沉管三维动态,指挥人员精准掌握沉管在海底的具体位置。“100厘米、90厘米……”在拉合系统作用下,E1管节一点点向对接端靠近。历经34个小时的奋战,沉管顺利实现与西人工岛暗埋段对接,完成“海底初吻”,实现了世界海工领域的新跨越,为一体船首秀划上圆满句号。
 
从“满足要求”到“零误差”的追求
 
8万吨沉管在30余米深的海底,实现毫米级对接,难度堪比“天宫”对接。为了打造滴水不漏的百年品质工程,一航局建设者追求卓越的脚步从未停止。
 
测量是工程的眼睛,是沉管高精度安装的基础。首节沉管安装前,一体船自动循迹系统曾出现GPS卫星信号突然丢失的情况。没有了卫星信号,一体船在茫茫外海就像失去了眼睛,风险陡增。这更加坚定了团队启用北斗定位系统的决心。
 
建设者在一体船9层楼高的测量塔上,装置了北斗卫星天线,收集的信号通过接收器传到监控电脑上,电脑里同步加装了根据沉管浮运安装工序自主研发的测控系统。这套软硬件“组合拳”实现了系统之间的转换,可接收GPS和北斗两种信号,实时计算沉管三维动态,作业人员可精准掌握船管在海底的具体位置。经比对验证,两套系统定位精度相当,但北斗系统能够接收到的卫星数量更多,稳定性更有保障。
 
 
2020年8月27日,深中通道首个深水区管节E3抵达沉放水域,北斗系统第一次亮相。就在沉管对接的关键时刻,项目团队分别用北斗系统和GPS系统采集数据,两者竟存在较大出入。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潮水渐渐达到沉管安装最佳高度,安装窗口期转瞬即逝。到底采用哪一个数据?测量团队顶着压力,用多种方法进行核算。“结果显示,北斗数据优于GPS,我们果断使用北斗系统作为沉管继续安装的唯一依据。”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测管中心主任成益品回忆说。
 
夜幕下的伶仃洋万籁俱寂。E3管节最终与E2沉管精准对接。测量塔数据及潜水员测量数据均显示,安装精度满足设计要求。至此,北斗系统成功引进跨海沉管隧道施工领域。
 
如今,北斗系统已护航22节沉管精准对接,更创下了连续7节沉管毫米级安装的世界纪录。建设团队站在外海沉管隧道测量的最前沿,正朝着年内完成所有管节精确安装的目标冲刺。
 
“一体船从概念提出到成为现实,依靠的是一航局70多年水工建设历史积累形成的优秀传统和经验,凝聚了研发团队的集体智慧,也是在多家单位的大力协同配合下实现的,更是国家强盛、时代进步,我国整体工业水平飞跃的见证。”李一勇感慨地说。
网站提醒和声明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包括内容、图片及视频)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用户发布,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我们不确定用户是否享有完全著作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在线反馈,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一航局领导到长春市交通运输局拜访交流
日前,一航局副总经理殷天军到长春拜访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马辉。马辉对殷天军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一航局为长春市建设发展做

2023-10-171353

中交一航局领导到基层单位调研指导
10月14日至16日,一航局领导姜电波、潘伟分别到基层项目调研指导。在四公司马东铁项目,一航局纪委书记姜电波察看了项目梁场、66

2023-10-171446

张工到天津地铁11号线项目调研
近日,天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到中交一航局参建的天津地铁11号线项目一期工程调研。张工来到正在装修施工收尾的地铁11号线一

2023-10-171292

中交一航局中标邹城市孟子湖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项目名称:邹城市孟子湖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期)水利工程及配套管网道路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地点:邹城市建设规模

2023-06-271226

中交一航局领导到河海公司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并讲授专题党课
一航局副总经理吴凤亮到河海公司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并讲授专题党课。吴凤亮听取了河

2023-06-271111

中交一航局领导到中交西部投资有限公司拜访交流
中交一航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万军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刚,副总经理武志华到中交西部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交西部投资)拜

2023-06-271303

一航局领导到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拜访交流
中交一航局领导到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拜访交流。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军,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金刚,副总经理马海

2023-06-271527

一航局召开西南区域市场开发座谈会
6月26日,一航局在重庆组织召开西南区域市场开发座谈会。一航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万军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刚,副总经理

2023-06-27992

中交一航院中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中交一航院中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近日,一航院中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

2023-06-201932

中交一航局中标广西防城港渔澫港区煤炭仓储基地项目
中交一航局中标广西防城港渔澫港区煤炭仓储基地项目近日,一航局中标广西防城港渔澫港区煤炭仓储基地项目道路堆场工程,中标金额

2023-06-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