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投资参建的
鹤大高速公路佳木斯过境段项目
正式通车
该项目是黑龙江省
第一个PPP模式高速公路项目
也是“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一纵”
一航人历经3年
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其中松花江特大桥主桥
是该项目控制性工程
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桥梁工程
也是省跨度最大的多塔矮塔斜拉桥
还是国内高寒地区首座五塔单索面埃塔斜拉桥
01
破解履约 关键还靠“穿针引线”
松花江特大桥
为五塔单索面预应力
混凝土矮塔斜拉桥
在1020米的主桥上
矗立五座高26.5米的主塔
每座主塔依靠28根平行斜拉索进行体外张拉
延长桥梁跨度
每一根斜拉索需要从
桥面一侧的索导管
穿过矮塔内的索鞍
抵达另一侧桥面的索导管
形成一个完美的弧边“等腰三角形”
索导管单根最长可达6米
重量最大0.8吨
“两端索导管管口的偏差只允许1厘米左右
业内还没有类似的安装先例!”
项目经理李强说
技术团队经过研讨
决定借助BIM建模技术
细致计算距离、重力值等数据
为索导管设计不同形式的骨架
并引入模型中进行典型试验和安装
精选方案
一番设计优化后
型钢悬挑骨架的定位装置
不仅能确保安装位置精准到毫米
也能做到稳如磐石
“穿针”就绪
还要“引线”而过
矮塔两侧的斜拉索
要在平均受力的前提下完美伸展
呈现出优美的斜式竖琴形态
项目团队为传统等值张拉工艺
配备测力传感器
“有了这个神器
实现了一边安装一边校核
索力一次就能张拉到位
施工效率翻番”
最终大桥提前工期14天
完成全部斜拉索安装
02
攻坚克难
党员突击队“战天斗地”
佳木斯是中国“东极”
凌晨2点便天色微明
白昼占据了一天的大多数时间
4月的气温更一度骤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
为克服多雨、洪水和季节性气温等因素
对大桥合龙目标的影响
项目党支部成立“保合龙党员突击队”
对施工现场提前48小时测量监控
昼夜轮流盯守现场
督导工作施工
熬过风雪,还要抵住洪流
开工伊始
松花江凌汛就成为主桥施工“拦路虎”
主桥钢栈桥在冰凌、洪水的
轮番冲击下“败下阵来”
经过对松花江佳木斯过境段
近50年水文情况的分析
项目部修建了一条
长450米、顶宽7米、高4至7米的防汛堤坝
将流冰和洪水抵挡在外
守护着特大桥的施工安全
不仅缩短了一个月的工期
度汛后又将堤坝拆除用来回填
有效节约了成本
党员突击队员们
在寒风洪流中
留下了战天斗地的闪亮足迹
保证了松花江特大桥
顺利合龙
03
精细化管理
打造省公路运营管理示范项目
以打造省示范项目为目标
安全、环保、质量“三管齐下”
定期组织“安全质量监督”活动
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动态管理
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大桥施工主体位于江堤内侧
项目团队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为减少道路扬尘
增建一座三级沉淀池
设置扬尘监测系统
配备50米扬尘雾炮
从源头上消除灰尘
项目突破传统管理思维
实施精细化管理
以“目标—监管—实施”新机制
有效保证项目高品质实施
成为黑龙江省公路运营管理示范项目
项目通车
是建设的终点
是一航人勇毅前行的出发点
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起点
一航人在
三江大地上
打造拥江发展“新地标”
绘就逐梦未来的灿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