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兴说的路灯正是中交二公局为下山畔村2.7公里通村公路捐建的70盏新能源路灯,从黑灯瞎火到大道通明,一时间,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聊得最热的话题。下山畔村位于陕西吴堡县,自2013年成为二公局“两联一包”的定点帮扶村以来,面貌早已经焕然一新。有了二公局的帮扶,下山畔村的“红+黑”产业——红枣种植和黑山羊养殖发展得有声有色。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后,下山畔又踏上了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路有了,村民生活变好了,但是村里基础设施太差了,晚上根本就不敢出村。”作为二公局驻村工作队的队员,陶栋仍觉得做的不够多。村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夜晚的村庄就与世隔绝了,蜿蜒的山路带着静谧与危险隐藏在黑夜中。
作为进出村里唯一的水泥路,这条路一直记载着村民们的故事。山高路险、路陡崖高,一到晚上,这条路也牵动着太多人的心。在村里的几年,村民们夜间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是驻村工作队长期关心的问题。实地调研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和公司、局反馈了村里的困难,并与村两委沟通,积极走访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听到了更多村民的“心声”,他们更坚定了修路灯的想法,“如何点亮下山畔”成了驻村工作队最首要的工作。
修建路灯资金从哪儿来?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想到了申请二公局捐建款和地方帮扶资金。经过实地调研和科学规划,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安装70盏路灯就能够点亮2.7公里的通村路。考虑到下山畔村位置偏僻,其他电路设施也不完备,经过多方对比,最终选取了安装便捷、维护成本低的太阳能路灯。拿着收集来的资料和调查数据,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对接局与当地政府,申请资金拨款,争取早日让村民走上“光明路”“平安路”。
局的捐建款审批下来了,村民日夜期盼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听到路灯修建的资金成功获批,驻村队员们脸上止不住笑容。从那天起,工作队和村两委同吃同住,现场勘查安装点位,实地指导督促工程进度。在二公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下山畔村又一次热闹起来,路灯也在村民的心里一点点亮了起来。
“看,村里的大路灯来了,路要亮起来了,大家快去看热闹咯。”国庆节前后,路灯一车车拉来,王海兴和大伙儿一块儿跑去围观,看着一个个立起来的路灯,他眼里放了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一盏路灯立了起来,看着一排排路灯挺立在通村路旁,村民们眼里熠熠生辉。
咱们这偏僻小山村也通上路灯了,这可是县城都不一定有的待遇,这下子,回家可再也不怕了。”在路灯亮起的第一个晚上,王海兴和许多村民一样,第一时间走上了亮堂堂的通村路,心里甜如蜜、脸上乐开花。
如今,这个黄河畔的小山村,夜间的路灯格外亮眼,它点亮了村民的回家之路,更照亮了村民的美好幸福生活。